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,对母婴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,不仅会引起孕妇头痛、视力模糊、上腹酸痛,还会诱发胎盘早剥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,甚至死胎的严重后果,被称为孕期“杀手”。
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1. 免疫系统异常
研究显示,免疫系统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关系密切。孕妇免疫系统不平衡会使炎症反应被激活,继而损害血管内皮细胞,并诱发血压升高等相关病症。
尤其是一些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,已经被证明与妊娠期高血压存在较高的共同发病率。如孕妇患有这些疾病,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的组织,如血管壁,从而加速高血压的发生。
2. 营养不良和肥胖
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样是妊娠期高血压最主要的风险因素。营养不良会使孕妇缺乏所需营养素,如蛋白质、钙、镁,而这些营养素对于保持正常血压水平及血管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。一旦缺乏这些营养素,会使血管脆性增加、弹性下降,进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几率。
另一方面,肥胖者体内往往存在脂肪代谢紊乱,这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,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,影响孕妇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。
展开剩余59%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1. 预防策略
妊娠期高血压防治策略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与定期产前检查。
一是保持平衡饮食,充分摄取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支持胎儿正常发育,维护母体健康。同时减少盐分摄入,避免食用高盐食物,对血压水平的控制很有帮助。
二是经常运动,如步行、游泳或孕妇瑜伽等,能加强心血管功能,改善血液循环,对于防治高血压有积极效果。
第三,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,及时缓解紧张、焦虑等情绪,也有利于保持血压平稳。
另外,通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,可以及时识别并处理所有可能的健康隐患(如高血压),从而确保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。
2. 医疗干预
一旦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,及时进行医疗干预非常关键。医生会提出一系列治疗方法以控制血压,防止并发症。
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,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病情,开具适当的降压药物,以控制血压水平。对于病情较重孕妇,需住院进行更严密的医疗监护与处理,包括输液处理、严密监护胎儿状况、及时终止妊娠等,以保障母婴安全健康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怀化市溆浦县低庄镇中心卫生院邓会珍】
【编辑:YT 】
发布于:湖南省盈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